传承人类文明、展示当代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京ICP备05058824号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家教育信息网 > 高考 > 报考指南 > 招生章程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简章
www.modedu.cn 2008-5-3 12:04:00 来自: 北京师范大学 [字号:  ]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钱穆、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2002年9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面向新世纪,北京师范大学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七五”、“八五”期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继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之后第10个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目前在校本科生8529名,研究生8999名。学校正以本研贯通的教育体系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4.43%继续攻读本校、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其余的毕业生主要进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重点中学等单位或部门工作。

  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名师名家荟萃、研究实力雄厚、对外交流广泛、教学质量领先,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重镇、文化交流窗口和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北京师范大学以辈出的人才和雄厚的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科门类齐全、总体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雄厚的学科、专业实力则是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学科综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新布局。

● 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 拥有55个本科专业,1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在全国高校居于前列。

● 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大学之一。

●学校文理基础学科门类齐全,整体实力雄厚。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8年“中国大学各学科、各专业排名”中,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舞蹈学等7个专业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列第二,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专业列第三,共有15个专业跻身“A++”行列,表明我校文理基础学科群在全国具有整体优势。

●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世界经济学、电影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9个。

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

● 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其中双聘院士11人):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陈木法、郑光美、王乃彦、刘鸿亮、戴汝为、李京文、李朝义、凌永顺、安芷生。

● 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9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群体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 全校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教授530余人、副教授54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5%。

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全国领先

  北京师范大学所拥有的一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得到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 “十五”以来,共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3项、二等奖45项;共有19人次获国家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 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 数字化大学建设初见成效,校园网已通入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作为全国教育中心馆之一的学校图书馆馆内藏书350余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数字图书馆已将全校师生与互联网资源连为一体。

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较高学术地位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共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74个。

● 拥有教育部唯一的高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势突出。“十五”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项目731项,其中国家项目167项、省部级项目564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准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二。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中我校有3项中标,中标数在全国高校名列第三位。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4亿元,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CSSCI收录期刊中论文数超过1万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2位;在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26项一等奖中,我校获得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根据2007年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公布的评估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五”以来,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和课题625项。其中,有7人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计划和国家“973”项目,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30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0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项目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5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经费在2007年突破4000万元,理工科年均到位科技经费逾亿元,2007年接近2亿元。“十五”以来(截止到2006年),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收录科技论文3476篇。2000年以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对外交流广泛、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影响

●与近百所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

●每年有500余名学生出国参加各种学术、学习活动,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研究生110余名,近三年来,选派1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交换留学生项目和海外实习。

●每年有400多名境外学者来校讲学或从事研究,近千人次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

●长、短期留学生达4700人(次)/年,其中长期留学生2015人,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超过51%,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超过10%;留学生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 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并重, 2008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100人,研究生3800余人。本科生的培养重点之一是为其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预计2011年应届学生毕业时将有50%以上进入本校、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实行宽口径培养,扩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

● 部分专业采取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学生可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内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如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可选择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心理学可选择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等不同专业方向。

● 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均有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可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通过后为确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 本科阶段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实施“4+x”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择和分流培养,形成培养规格上移的多样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0”模式,指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即进入社会就业。学生毕业时,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到各行业就业。如果希望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就读各专业的学生均可选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申办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 “4+2”模式,指本硕贯通培养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建立在强大学科优势基础上的“大学+师范”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旨在巩固和加强我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本模式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剥离,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大力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在本科阶段的第三学年末,对志愿硕士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经过考核筛选,从中确定进入“4+2”模式培养的人选。第四学年继续完成本科专业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同时修读部分研究生课程,实现本硕衔接。第五学年开始进入教育学院进行2年教师专门化培养并最终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目前试点单位有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 “4+3”模式,指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即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现本硕贯通培养。本科毕业时,经过考核筛选,部分优秀学生可通过推荐免试直接进入教师教育类学科攻读硕士学位,没有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可通过自身努力考取教师教育类学科硕士研究生。

◎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 在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8年将继续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具有突出研究与创新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交流与协作能力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各类优秀人才。

● 新生入校一学期后,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经考核,择优选拔100人左右组成“励耘实验班”,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入选学生均在本院系完成四年大学学习,在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同时,参加由学校组织实施的专门培养计划,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培养、思维拓展训练、外语与国际交流能力强化、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优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优良条件。

● 励耘实验班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学校“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特别优秀者还可获得由已故资深教授启功先生捐助的“励耘发展奖学金”。

● 励耘实验班的学生享有和全校其他同学一样获得专业奖学金的机会。

◎弹性学习制度和辅修-双学位制度

● 本科学制4年,允许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提前一年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 在校本科生在进行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修读跨学科专业的辅修-双学位课程。学校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开设了辅修-双学位课程。

●在规定年限内,符合主修专业毕业要求,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辅修专业证书;在规定年限内,符合主修专业要求,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证书。如学生在毕业时未按规定修读完辅修-双学位课程且愿意继续修读的,可在毕业后两年之内继续修读未完成课程,修读合格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士学位证书。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基地班学生多数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是1994年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估,均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是1996年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 2002年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21世纪我国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创业人才。

◎ 拓展学生发展机会,加强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

● 2007届本科毕业生44.43%考取北师大、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或到国外、海外深造,其中推荐免试生(含免试本科直博生)达26%以上。

● 2002年开始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供本科生申请科学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 积极开展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试点。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特长突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通过双向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研究方向,提早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习与训练。

● 为优秀本科生设立高级研修课程并开放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设立学生科研类附加学分。

◎奖励、资助项目众多

● 国家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我校每年约有120名,每人奖励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校每年约有250名,每人奖励5000元;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校每年约有1100名,按经济困难情况给予每人1000-3000元的资助。

● 我校还设立奖助学金40余项,其中包括20余项奖学金和20余项助学类项目。奖学金项目既包括由学校设立的三好学生、专业奖学金、竞赛奖学金、学术奖学金、勤工助学自强奖、优秀毕业生奖及各种单项奖学金,也包括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奖学金,如十佳大学生奖(每年奖励10名,每人6000元)、宝钢教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每年奖励6名,每人5000元)、励耘优秀学生奖学金(每两年评选一次,一等奖6名,每人奖励4000元,二等奖12名,每人奖励2000元)、京师校友金声奖学金(每年25名,每人奖励2000元)。每年获得各种奖学金的学生比例超过40%。助学类项目包括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每年30名新生,每人资助4000元,可连续资助4年)、振豫助学金(每年10名河南籍学生,每人资助6000元)、北京新世界百货助学金(每年5名新生,每人资助5000元,可连续资助4年)、曦明贷学金(每年20名,每人资助5000元)、雁行助学金(每年30名,每人资助3200元)、以及星巴克助学金、明远助学金、杜斌丞助学金等,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中心,可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 我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每月补助生活费400元。我校招收国防生,国防生享受国防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其他学生享受政策性补贴,每人每月60元。

◎国家助学贷款为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实行的一种信用贷款。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费用的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贷款申请金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政府财政给予100%补贴,毕业后利息及罚息由学生本人支付。贷款学生毕业后即开始按月偿还利息,毕业后两年内开始归还贷款本金,六年内还清。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可申请延期还款,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生实施贴息。

● 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提交的材料有:本人身份证原件;户口迁移证明的复印件;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上级部门)开具的关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原件;未成年人还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监护人手写并签名的同意学生申请贷款的同意书;学校和经办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和资料。

2008年在部分省份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

  根据国家有关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精神,为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鼓励优秀青年当教师,我校2008年在部分省份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报考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2、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体检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招生计划

2008年我校采取直接招生与入学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享受免费教育师范生。

1、按师范专业直接招生。为重点助推西部基础教育崛起,2008年我校在部分省份,主要在西部和中部省份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其它省份只招收非师范生。具体见《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来源计划表》

2、入学后选拔。为鼓励有志青年读师范做教师,同时为非师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在新生入学二年内,学校将面向非师范生选拔免费教育师范生。届时学校将面向非师范生公布拟选拔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师范专业及人数,非师范生可根据自愿的原则申请,学校择优确定申请进入师范专业的免费教育师范生。

◎招生程序 

1、填报志愿。在提前录取批次志愿栏中填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招生专业(师范专业)。填报志愿时间及要求,按省级招生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执行。 

2、录取原则。参照《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中录取原则部分的相关条款执行,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3、签订协议。被我校师范专业直接录取的考生,入学报到时须同时持本人或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四份)及录取通知书。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4、复审及面试。师范专业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一个月内组织对其进行资格复审及面试。复审及面试合格者《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正式生效,新生取得师范生资格,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师范生资格,并按教育部及学校有关招生和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5、入学后选拔:新生入学二年内,学校面向非师范专业学生(特殊类型招生学生除外)公布拟选拔师范生的师范专业及选拔人数,非师范专业学生可自愿申请。相关师范专业组成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考核,择优确定申请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由非师范专业转入师范专业的学生由本人或本人及其监护人在《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上签字后,协议即可生效,学生取得师范生资格,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

◎享受待遇 

1、师范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享受免费教育(即免缴学费、住宿费,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400元)。

2、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同时可享受学校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履约方式

1、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2、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3、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008年国防生招生

  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决定》精神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干部协议书》的有关约定,为了满足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自2006年起,在总后勤部政治部驻我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选培办)协助下,从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为其定向招收、培养后备干部(以下简称国防生)。国防生本科学制为四年,入学后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到部队工作。一、报考条件:1、报考国防生定向专业的考生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军队,志愿到军队工作,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2、年龄在20周岁以下(198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3、外语语种为英语。4、考生必须经军检、政审、面试合格后方能录取,体检标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二、2008年分省招生计划:北京市5人、吉林省6人、江苏省5人、山东省6人、湖北省6人、湖南省6人、四川省5人、陕西省5人、安徽省6人、河南省5人,共计招生55人,具体招生专业及其它事宜详见《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国防生招生简章》。

就学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

●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我校校园文化以文化节、学术节、体育节、艺术节和创业节为主要格局,以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不断争创品牌学生活动,其中北京大学生电影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已经成为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活动。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07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中,我校上报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荣获一等奖。

● 在我校校园文体活动中,各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一直担当主力:校学生会和校研究生会坚持每年举办院系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和乒乓球赛,并先后创办了留学生文化节、女生节等活动,首倡举办了国际大学生女足邀请赛(2002)和首届首都高校研究生足球联赛(2003)。我校在册学生团体超过70个,五四文学社、求索学社、春秋学社和教育学社等传统学生团体,历经廿年风雨,风采依然;漫画研究社、音乐在线协会、PRED协会和“绿烛”根与芽协会等新兴学生团体,凸现时代风尚;心理健康者协会长期致力于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被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学生社团标兵”。大学生艺术团主要由高水平艺术特长生组成,包括戏剧团(北国剧社、北京市大学生戏剧团)、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民乐团等专业团队,其中戏剧团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的艺术家的指导下,先后排演了《周君恩来》、《爱的牺牲》、《四川好人》、《枣树》等大型剧目,并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大戏《枣树》在2006年北京第一届大学生戏剧节中获五项大奖,2007年获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在学生艺术团奉献专场演出的同时,首都高水平文艺团体也应邀参加进校演出,师大校园始终洋溢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 在创新创业方面,“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成为北师大学子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顶级赛事。在隔年举办的创业节上,师大学子学以致用、用之所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一份份沉甸甸的商业计划书,尝试着自主创业的艰辛与快乐。我校积极参加了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成绩斐然。2004年我校在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一项金奖和一项银奖,并捧回“最佳创意奖”桂冠;2006年,我校学生团队在该项比赛中获得两项金奖。2005年,我校学生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上,获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2007年,我校在该项比赛中取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优秀成绩。我校已有两名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3人获得一等奖。

● 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我校将社会需要、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3月)为主要依托,先后创造了暑期农村支教、博物馆志愿讲解员、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等享誉全国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全国优秀志愿者集体”和“北京市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奥运先锋”等荣誉称号。2007年,我校被确定为“奥运培训工作示范基地”和“奥运文明礼仪师范学校”,并作为主责高校,圆满完成了现代五项世界杯和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志愿服务工作。我校已连续14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启动了“校县(区)合作育英才”志愿服务项目,选拔100余名优秀学生到北京密云县和大兴区的基层单位挂职锻炼。2006年初,学校选拔了10名在读博士到北京朝阳区的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一年。2006年12月,学校又选拔了20名优秀在读博士赴山西省太原市各区县、局委进行为期半年的副处级职务挂职。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

● 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收的艺术特长生均按照非师范生政策进行录取,艺术特长生在入学后可自愿转为免费师范生。

◎图书馆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始于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图书室,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现有馆舍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藏书刊总量35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276万余册,外文图书近45万册,中文期刊近22万册,外文期刊近15万册。馆藏总量居全国高校图书馆前列。已批准的3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将于2008年底投入使用,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先进的服务设施。

● 馆藏特色鲜明,精品荟萃。藏有清末以来政府及各地有关教育事业的法规、文件、图表、报告等,对中小学教科书有全面收藏,可为研究我国教育史及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资料。古籍线装书藏量3万余种37万余册,其中馆藏善本3280余种;尤以地方志类和丛书类书为特色,其中省志82种、府志186种、州志215种、县志1800余种,丛书古籍1300余种。版本最早的为南宋刻本,另有元、明刻本,丽江府罗春的金泥写经本《大乘妙法莲花经》更属艺术珍品。馆藏羊皮封面装帧西文图书为18—19世纪乃至更早的西文古籍。

● 数字化资源丰富,引进国内外大型学术数据库百余种,电子图书35万余种,自建多种特色数据库,兼顾文、理,共同发展,注重数据库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过引进、自建、共建等多种途径,建成了一批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数字资源,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优势。为使全校资源整合、共享,设有三个分馆和18个学科资料室。

  使用技术先进的国际商业化软件——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Aleph500图书馆大型集成管理系统,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引进了参考链接服务系统SFX及跨平台统一和资源门户Metalib,读者在校园内可以通过任何一台链接Internet的计算机访问图书馆主页,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查找图书目录,图书馆主页、书目检索系统和虚拟参考系统等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服务,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利用。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馆, CADAL(中美百万册图书数字化项目)成员馆,BALIS(北京地区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培训中心,艾利贝斯有限公司(以色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联合培训中心,受CASHL委托负责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培训、宣传、文献检索与文献传递等工作。

◎食宿条件

● 安全、卫生、和谐、便利的住宿条件

学生公寓全面实行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物业化管理。新生自愿选择是否携带被褥,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可为新生代订床上物品,并设有大小洗衣房,为学生提供洗涤服务。

宿舍内配有电视、电话、电扇以及功能齐全的配套家具。宽带网络通至每间学生宿舍。会客大厅清新典雅并设有报刊架和桌椅。楼管员以长辈的温心关爱着每位入住同学,文明勤奋的服务员提供周全的前台和清洁工作。学校每年投入可观的人力和资金对整洁、和谐的宿舍进行奖励,并定期对宿舍安全进行培训和督查。

宿舍管理中心下设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和学生有线电视台两个优秀学生组织,并对贫困生提供众多的宿舍管理勤工助学岗位。

宿管中心咨询电话:58808290

● 品种丰富、质优价廉的学生餐饮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学生餐饮中心是专门为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饮食服务的单位,中心下设有新乐群食堂、学五食堂、员工食堂、实习餐厅、清真食堂、学生之家、合利屋餐厅、学生餐吧、西饼屋等多个餐饮服务部门。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从日常基本大伙、中炒、小炒到零点、宴会包桌等多层次的餐饮服务。

  学生食堂与餐厅环境整洁、设施齐备,食堂为同学们就餐提供公用餐具,并备有快餐桌椅、电视音响、中央空调等设备,就餐方便、舒适。其中清真食堂专门为伊斯兰民族师生提供餐饮食服务;2006年投入使用的新乐群食堂宽敞明亮,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就餐环境。中心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将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让大家吃的满意、吃的放心。

中心服务电话:58808033转11-14

.....
文学院

文学院前身是中文系,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里聚集着近百名优秀教师,既有老一辈学术大师,又有一大批站在学科前沿的享誉海内外的中青年学者。在职教授5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0余名,学术氛围浓厚、教学质量优秀。

文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和“民俗典籍文字”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与北师大共建“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依托9个博士点、13个硕士点组建起来的10个研究所,以及5个跨专业的研究中心,硕、博士点数量居全国高校中文系之首。这里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之一,“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在文学院学习的有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300余人。

文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1)按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贯通培养的方案设计本科培养方案,一批优秀本科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以后再择优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为了适应新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文学院调整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3)率先实施“4 + X”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4)文学院硕博士研究生每年招生额度居全校第一,本科生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2个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毕业去向:保送“4+2”教育学硕士、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中学教学工作、党政机关及新闻出版单位。

传播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从事新闻传播与编辑出版实务、媒介策划开发及经营管理、企业公关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媒介通论、传媒经济学、广告话语分析、电脑排版、信息检索、新闻出版史、新闻摄影摄像等。毕业去向:保送或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新闻出版及其他媒体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993

历史学院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1952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办学规模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历史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为历史学院,师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先后拥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史学家,如陈垣、侯外庐、白寿彝等。经几代人的学术建设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久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历史学科前列,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还是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现为“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现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35名,副教授15名。

历史学院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藏书20余万册的图书资料室、现代化的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实验室,以及藏品丰富的文物博物馆。这里学习气氛浓厚,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历史学院设有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全面系统的历史学、博物馆学等方面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能在党政机关、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中外文化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门史、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博应用技术、专业外语等。 

历史学院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①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后再选择优秀者提前攻读博士学位;②引入竞争机制,每年从学生中选拔30名品学兼优者作为基地生,使之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③设立“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奖”,通过专门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④加强文科院系的合作,与文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相互承认学分;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⑥在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建立了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⑦与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学校建立联系,为学生创造留学机会。

近年来,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免试录取或考取了研究生,其余到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育软件开发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咨询电话:010-58808357;010-58807995;010-58806085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是融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院,她欢迎那些有志在大学期间同时积淀深厚人文素养和坚实社会科学素养的高中毕业生前来深造。

学院下设三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和社会学系。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布局完整,有1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专业点,16个硕士专业点(其中哲学是一级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单位)和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1个杂志社、2个校级实验室和1个教学实验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有26位教授,16位副教授,教师中8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

哲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现代型普适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哲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

主要课程:逻辑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现当代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现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人的哲学、价值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专题、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外国哲学专题、外国哲学原著选读、数理逻辑、中外逻辑史、中外伦理思想史、应用伦理学、中外美学史、时尚美学、基督教概论、佛教概论、道教概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思想史等。

毕业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机构管理人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现代型普适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德育学、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政治课程创新论、政治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专题、当代政治思潮、公共政策概论、行政学前沿、比较德育、文化学、公共关系学、应用伦理学、宗教学、时尚美学、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管理思想史、中外经济思想史、教育心理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

毕业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机构管理人员。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现代型普适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学校社会工作学、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统计学、宗教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性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现代化研究、国外社会学学说、社区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spss) 、社会学方法等。

毕业去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党政机关(特别是民政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公务员、慈善机构与民间组织管理人员、新闻工作者、编辑、宣传与理论工作者、教师、企业人力资源与公共关系管理人员、市场调查与分析人员等。

咨询电话: 010-58807792

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凭借北京师范大学浓郁的文史底蕴,营造优良的人文育人环境,并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努力提高法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法学院在专任教师队伍、法学图书资料、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指标方面均达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高等学校法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优秀标准。

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余人,94%的教师具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这里辛勤耕耘的既有成就卓著、在全国乃至国际法学界享有盛誉的法学家,也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学者,以及一支较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他们是法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最有力的保证。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从法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整体看,我校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包括12名教授、4名副教授在内的27名教师也是我院本科教学与科研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法学专业已具有一只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法学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法学院下设基础理论法学、宪政法学、民商事法学、刑事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与环境法学和国际法学等7个教研中心。它以教研中心为平台,开展学术研究、对话与交流,努力促进法学的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法学院目前有法理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刑法学、民商法学和诉讼法学方向的博士和博士后招收权限。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国家依法治国、加入WTO、司法改革和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制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各专业基本法律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必要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法学理论与实践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律文化、合同法、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金融法、比较民商法、环境保护法、财政税收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仲裁法、犯罪学、外国刑法、证据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WTO法、法律文书写作、模拟法庭实验、法律诊所等 40余门专业选修课程。

毕业去向: 保送和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公、检、法、司法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各项基本法律实务工作和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5232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是北师大专门培养经济类和管理类高等专门人才的基地,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毕业生有良好的考研、出国深造和就业前景。学院拥有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一批有成就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4人,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占全体教师的84%。此外,学院还聘请了2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员。学院下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含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和会计系;现有6个本科生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MBA(工商管理硕士),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5个研究机构。可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学位。学院重视培养国际型经济和管理人才,有上百名外国留学生随班学习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学院还为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赴国外大学学习和在国外公司,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实习机会,试行在读期间有1至4个学期在国外完成学分,回国后取得国内学位;满足国外大学条件的可以申请同时获得国外大学的辅修证书或双学位证书。

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熟练应用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的方法,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胜任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学习,承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的经济分析、咨询、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出国深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能在经济贸易部门、中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以及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支付体系与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商务英语函电、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世界市场行情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在外资和合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出国深造。该专业试行7+1模式,即在四年学习期间安排1个学期在国外学习或实习,国外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学生自理。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金融理论、政策和制度等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了解中外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熟悉中外金融制度、政策和法规,以及金融市场运行规则和金融机构经营情况,能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工作,在企业从事融资和投资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和研究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市场学、金融学基础、投资学、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公司融资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金融财会部门从事实际业务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出国深造。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工商企业管理和国际管理理论基础,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经济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基本技能的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统计学、广告学、税收概论和电子商务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中资和合资企业、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以及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策划、调研和咨询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出国深造。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法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熟悉中外电子商务理论、相关法律及技术,以及电子商务运行规则和经营情况,具备理解和感知新的电子商务机会与策略的视野与思维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营销、多媒体应用技术与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程序设计JAVA、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开发、网络与操作系统实用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在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从事电子商务实际业务管理、策划、调研、咨询以及研究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办公自动化应用和网站建设等工作;出国深造。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会计工作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实际会计工作或研究工作的高等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税务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等。

毕业去向:保送或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与博士连读研究生;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和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以及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出国深造。

咨询电话:010-58807847

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高级教育学术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咨询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授权的单位。目前,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经济与管理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学院由教育学系、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学前教育系、特殊教育系等4个系,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和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若干研究中心组成。学院已经建立了多层次、高规格的优质教育人才的培育体系,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国家教育系统中享有良好的社会声望。合乎条件的本科生均能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学术声望良好、整体水平在全国领先的教师队伍,是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最有力的保证。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40人,讲师24人,在站博士后13人。

我院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推荐到全国重点高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其余毕业生出国留学和考取公务员,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政府机关、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教育学院现有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4个本科专业。

教育学专业培养掌握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熟悉中外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历史、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教育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课程发展、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管理和决策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师资和研究人员等。 

主要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概论、教育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经济学、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等。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教育心理科学素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管理学、学前卫生学、比较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游戏论等。

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与心理学科基础、精湛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在国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和相关研究部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服务及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医学基础、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史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热忱欢迎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有志青年踊跃报考、投身国家教育科学事业!

咨询电话:010-58805122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拥有96年的发展历史,曾有不少知名人士执教于此。众多文化名人之后及大批归国华侨都曾先后在此就读或任教,形成了多种文化交融、开放宽容的独有氛围。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包括英、日、俄三个系以及公共外语教研部。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2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4个硕士点。现有教授20名,副教授39名,外籍教师8名。学院的多名教授、副教授承担教育部或全国外语教学研究、文学或语言学研究机构的职务。学院教师在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英美、日本、俄罗斯文学研究以及翻译理论等方面著述颇丰。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设有英语、日语、俄语3个本科专业。

教学特点: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稳固的语言、文学、文化根基、通识教育与专业方向相结合。依托学校综合性、研究型的学科优势,学生可选修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等课程,可利用双学位——辅修制度修读跨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为就业、考研打下更为宽厚的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掌握较全面的、扎实的外语基本技能、较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有很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对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有基本了解,毕业后能够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外事、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学院通识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世界文明史、数理统计、多媒体语言教学、第二外语等。

专业主要课程:综合语言训练课、泛读、口语、听力、语音、写作、视听说、语法、笔译、报刊时文选读、普通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专题、社会语言学入门、词汇学、文体学、文学导论、文学史、文学作品赏析、比较文学、目标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比较文化、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毕业去向:考取或保送硕士研究生(含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及汉语言文学、经济、教育、法律、影视、心理、传媒等其他专业)、教育系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国留学等。

特殊说明:报考日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考试科目为英语。

咨询电话:010-58808021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学科具有90余年的悠久历史。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戏剧家、电影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蒋风之、卫天霖、张肖虎、吴冠中等曾在此任教。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学科培养了大量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领域杰出人才,享誉海内外。学院随时代发展,拓展建设了崭新的艺术与传媒教育体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综合性学科专业背景,形成多学科的艺术与传媒教育实力。现有5个本科专业、艺术学一级学科的全部8个硕士点以及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个博士点,其中,电影学博士点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学院拥有中国大学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大学中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培养试点单位之一,也是覆盖最多艺术门类、拥有最多博士、硕士授权点的艺术科系单位之一。在2004年教育部进行的唯一一届全国艺术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4名。

艺术与传媒学院设影视传媒系、音乐系、美术与书法系、舞蹈系等4个系;设数字媒体研究所、科学与艺术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设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等教育科研机构。学院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外国留学生以及夜大生、函授生。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加强与国内外艺术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著名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国内众多重点综合大学及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院多年来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影视学专业(含影视与传媒方向、数字媒体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文化素质高、影视理论基础坚实并具有一定影视制作能力的艺术人才,能够胜任传媒业界与艺术教育的创作、制作、宣传、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数字媒体方向是国内最早培养数字传媒专业化人才的艺术类专业方向。经过四年的系统培养,学生将逐渐掌握数字媒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成为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码设计、交互式媒体等创意产业方面的专业艺术人才。毕业去向:电影、电视、文化出版、网络、游戏、广告、广播、通讯公司及各级学校等。

主要课程:影视语言、中外电影史、大众传播学、影视编剧、摄像与实践、影视剪辑、影视策划、电视新闻采编、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制作、三维电脑动画、影视数字制作等50余门课程。  

音乐学专业(含音乐教育、录音艺术方向)本专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深厚的专业基础与音乐教育理论、音乐科技紧密结合而独具特色。音乐教育方向重基础、宽口径,旨在培养从事音乐教学、音乐理论、音乐编辑、文化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录音艺术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深厚音乐功底,熟知录音理论、设备与技巧,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及文化艺术部门从事声音(音响)设计和录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音乐基础理论、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作曲技术理论、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录音艺术、计算机音乐创作、电子音乐作品分析等50余门课程。  

美术学专业(含美术方向与书法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美术人才、和研究型书法人才为目标。文化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书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本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美术、书法、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美术学、书法学设有硕士点,并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中招收美术学和书法学方向的博士生。

美术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造型原本研究与实验、美术教育学、构图与创作、专业考察、媒体艺术、美术学专家讲座等。

书法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书法概论、古代书论、书法美学、真行草篆隶技法和实践、汉语文字学、古代汉语、篆刻学、电脑美术等。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和研究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文化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外设计史、设计素描、色彩、设计草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图形设计、文字设计、书籍设计、品牌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  

舞蹈学专业(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方向)培养目标:注重专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巧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掌握舞蹈教育基本规律,具有扎实中外舞蹈专业基本技能,良好心理素质和科学思维方式,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国情意识与国际视野,一专多能的高级舞蹈教育人才,使其具备从事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演出市场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在各级学校、广播、电视、基层舞蹈单位担当起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舞蹈表演艺术家授课。

开设中外舞蹈文化史、舞蹈艺术理论、中外舞蹈艺术作品评析、舞蹈创作理论及各舞种技法等主要课程。招收舞蹈学硕士生,并在艺术学一级学科招收舞蹈学理论博士生。

咨询电话:010-58809248

数学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成立于1922年,其前身为1915年创建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1983年成立了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2004年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下设数学系、统计与金融数学系,有分析、代数、几何、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与数学史9个教研室,以及中国数学会挂靠的《数学通报》杂志编辑部、北京数学会挂靠的北京数学培训学校。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有随机数学、生物信息、模糊系统与模糊信息处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现代分析、科学计算、动力系统7个研究中心,有复杂系统实时控制、数据统计与分析2个实验室,并正在建设数学与复杂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数学科学学院1990年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数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数学学科被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现有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应用数学3个博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应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科学技术史(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个硕士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2个本科专业。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均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概率论方向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0多年来,数学科学学院已毕业全日制本科生6467人。20多年来,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89人,硕士研究生818人。

数学科学学院科研和教学师资力量雄厚,位居全国一流水平的前列。现有教师7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9名,其中教授33名,副教授23名;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6人,占教师总数的89.2%。特别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和讲座教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7人。

数学科学学院承担国家“973”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同时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的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一批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的奖励,如王梓坤院士获第九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概率论研究群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奖),王昆扬教授获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名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他主持的数学分析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5年,万维网统计了2000年以来中国发表的高水平数学论文,全国共收录了74篇论文,数学科学学院被收录了9篇,排名并列第一。2006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评价报告》中,北师大数学学科排名第五;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高校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中, 北师大数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

数学科学学院拥有设备先进的、网络化的“数学实验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先进的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有本科生教学机房2个,共配备有最新型微机110余台;科研机房1个,配备有最新型微机80余台及服务器等先进设备。学院资料室藏有丰富的中外文专业图书期刊。

学院本科生实行宽口径招生,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共同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统计初步、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微分几何、实变函数等,然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一、二年级的第二学期还有专业二次选择。

学院在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实行导师制,为学生的学习、选课、专业方向选择等提供指导与咨询,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尽早成才。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院教师常年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且都担任本科生导师。学院还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特别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每两周一次为学生举行通俗的学术报告会,介绍数学的各个前沿方向与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信息处理与计算科学等方向。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数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严格训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在大学、重点中学、科研和经济等部门及在信息、工程计算、数学软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与开发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模型、泛函分析、拓扑学、偏微分方程、计算方法、整体微分几何、最优化方法、组合数学、运筹学、矩阵论、图论等。

统计学专业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保险精算等方向。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熟练的数据处理能力,受到科研与应用严格训练,能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医学、管理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统计学基础、概率测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学、应用随机过程、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利息理论、保险精算、风险理论等。

毕业去向:半数以上保送或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主要到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保险公司、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010-58807763

物理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是全国最早单独设立的物理学系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张贻惠、吴有训、赵忠尧、汪德昭、周培源、张宗燧等著名物理学家曾先后在我校物理学系任教。物理学系是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5个博士点,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理论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另外,“应用光学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理系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物理学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优良的教学传统,现有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29人,1949年以来共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生5800余名、研究生850余名)。已有多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物理学系通过选择和分流培养,建立了高质量、多元化、强调个性发展和综合发展的培养模式,试行4+X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和志向进行选择。现设有物理学一个本科专业。

 

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拥有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物理学及其它交叉学科或相关应用领域工作的研究型、应用型优秀人才,以及研究型的优秀教学人才。

主要课程:必修课程有大学数学,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量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实验课(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等),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C语言编程等)。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理论物理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分高、低学分两个层次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志向自主选择,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本系还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现代光学、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学前沿、设计性和研究性物理实验、学科教学论等方向开设了近30门选修课,其内容既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也有应用性和探究性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从事物理学教学,物理研究或跨学科研究工作的需求。

毕业去向:北师大物理系的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学风严谨,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有60%左右的毕业生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余到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重点中学等部门从事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

咨询电话: 010-58808030, 010-58808031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前身化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追溯到化学系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3年设立的物理化学部,至今有九十余年的悠久历史。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则是1902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52年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合并的化学系系址设在西城区定阜街原辅仁大学旧址,又称北京师范大学北校。1988年化学系迁至北京师范大学校本部的化学楼。200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经过几代学者和教职员工们的努力,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发展,化学学院已形成一个学科分布合理、富有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已成为我国培养高水平化学教育和科研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近三年来,化学学院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较以往更为快速的发展。

化学学院是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无机化学(含放射与辐射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含量子化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化学全部5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药物化学(自设)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化学学科教学论也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化学),一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无机化学),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余名,其中教授30名,副教授27名,博士生导师23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刘若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刘伯里教授),973项目首席专家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优秀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4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3名。现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理论和物理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材料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师宏药物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及开发机构。

在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大部分基础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改造,同时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

化学学院的科研成果丰硕。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近年来以第一单位发表的SCI核心版论文在全校各院系所中名列第一。我院教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正在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等的科研项目50余项,2006、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连续两年列全校第一。

化学学院现按照宽口径培养模式招收本科生,设1个本科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重点中学等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化学原理、化学基础实验I、基础无机化学、化学基础实验II、化学分析、基础有机化学I、仪器分析、化学基础实验III、基础有机化学II、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I、化学合成实验、高分子化学、化学综合设计实验I、化学工程基础、结构化学、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I、化学测量与计算实验II、生物化学基础、中级无机化学、化学专业英语、谱学原理、核科学基础与应用、环境化学、化学信息学、高分子物理、化学综合设计实验II、材料化学、现代化学讲座、化学教学论等。

毕业生去向: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被免试推荐继续攻读不同类型的研究生。近年来,化学学院应届毕业生中被录取为研究生的约50%,其余的多到重点中学、政府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就业,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真诚地欢迎有志于从事化学事业的国内外优秀学子报考,并在这里实现您的远大理想!

咨询电话:010-58807838,010-58807843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院、系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人数 

学制 

学费 

授予学士学位门类 

备注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050101

200

四年 

4800

文学 

 

 传播学

050305

20

四年

4800

文学

历史学院

历史学 (含历史学、博物馆学方向)

060101

100

四年 

4800

历史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哲学 

010101

20

四年 

4800

哲学 

文理兼收 

思想政治教育 

030404

8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 

社会工作 

030302

15

四年 

4800

法学 

法学院

法学 

030101

60

四年 

4800

法学 

文理兼收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学 

020101

30

四年 

4800

经济学 

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 (含电子商务专业)

110201

40

四年 

4800

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2

30

四年 

5000

经济学 

金融学 

020104

30

四年 

5000

经济学 

会计学 

110203

20

四年 

4800

管理学 

教育学院 

教育学(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40101

20

四年 

48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 

学前教育

040102

30

四年

4800

教育学 

特殊教育

040103

30

四年

4800

教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英语 

050201

103

四年 

6000

文学 

文理兼收 

日语(零起点) 

050207

20

四年 

6000

文学 

俄语 

050202

9

四年 

6000

文学 

文理兼收

艺术与传媒学院 

影视学(影视与传媒方向) 

050423

10

四年

4800

文学

文、统招

影视学(含影视与传媒、数字媒体方向) 

050423

35

四年 

8000

文学 

艺术类 、文理兼收

音乐学(含音乐教育、音乐表演方向) 

050401

26

四年 

8000

文学 

艺术类 、文理兼收

舞蹈学(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方向) 

050409

29

四年 

8000

文学 

艺术类 、文理兼收

美术学(含书法学、美术学方向) 

050406

22

四年 

8000

文学 

艺术类 、文理兼收

艺术设计

050408

11

四年

10000

文学

艺术类 、文理兼收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含统计学专业) 

070101

64

四年 

5400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96

四年 

5400

理学 

 

物理学系 

物理学 

070201

130

四年 

5400

理学 

 

化学学院

化学 

070301

140

四年 

5400

理学 

 

天文学系 

天文学 

070501

20

四年 

4800

理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071206

80

四年 

5400

理学 

 

教育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含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工程方向)

040104

60

四年

5000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 

070405

40

四年 

5400

理学 

 

生物科学

070401

60

四年

5400

理学

心理学院 

心理学

071501

80

四年 

5400

理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070701

60

四年

4800

理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070702

20

四年

4800

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070703

20

四年 

4800

理学 

 

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081001

20

四年 

5400

工学 

 

环境科学

071401

20

四年

4800

理学

 

资源学院

资源科学与工程 

081105

20

四年 

4800

理学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 

110101

25

四年 

4800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102

25

四年 

4800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110205

25

四年 

4800

管理学 

文理兼收 

公共事业管理

110302

25

四年

4800

管理学

文理兼收

体育与运动学院 

体育教育 

040201

50

四年 

4800

教育学 

运动训练 

040202

30

四年 

5400

教育学 

文理兼收 

励耘实验班 

新生入校一学期后,经测试择优选拔100名组成励耘实验班,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合计

2100

其他各学院介绍请点击请点击查看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录取原则

1、按照进档考生的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调档线上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最大为原则,一般在3分以内。

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要求达到2A。对进档考生以“先分数后等级”的方式,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分数依据实考分,等级按A+A+、A+A、AA的顺序。

2、在高考实考分(江苏:实考分和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或教育部政策规定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考生。 

3、报考英语和日语专业的考生限其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且必须参加英语口试。

4、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高考成绩须达到我校当年在其所在省份同科类第一志愿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在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按照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5、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除国防生外,我校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6、经我校考核认定的拟录取保送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保送生招生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7、经我校考核认定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8、与我校签订协议的艺术特长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9、经我校考核合格的艺术类考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0、已与我校签订协议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高考成绩达到其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者,可予录取。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其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分项目按体育专项测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人数不超过我校公布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数的30%。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可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一级 (含)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必须参加由我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和文化考核, 合格考生分项目按体育专项测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人数不超过我校公布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数的20%。

11、运动训练专业考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2、体育教育专业考生的录取原则,在满足以下条件: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二批本科录取控制线;外语成绩不低于60分(150分制);体育专业测试成绩(含专项成绩)不低于70分(100分制);男生身高不低于170cm,女生身高不低于160cm的情况下,按照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13、部分专业在部分省份招收定向生。当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我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时,可在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则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已录取的定向生必须在入学注册前与我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定向就业协议,对于无故拒签协议的已录取学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4、国防生的录取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校公布的《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国防生招生简章》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5、体检标准按我校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制定的《北京师范大学招生体检实施细则》执行。

 共1页  1 
 相关信息
 ·西北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2008年招生章程
 ·同济大学200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中山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长江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湖北大学2008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重庆邮电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2008年研究生招生 2008年艺术招生 自主招生 高考报名
  教育新闻
·加码AI的2019:百度AI寻人携手权威机构帮
·2019“AI+公益”最前沿:小度智能音箱又刷
·花粉年会最大惊喜,华为阅读多重大礼回馈
·第4届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暨视
·为孩子教育筹划,“不计成本”并非最佳选
·IEA协会携手多家院校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
·与时俱进,做好近视防控——中国视光学发
·虎课网首届深圳线下活动“嗨设计“圆满结
·IET合作期刊High Voltage出版三年即被SCI
  高考
·"千校万岗"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发布 为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
·2019年河北省高考音乐类专业统考1月6日起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
·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美术类省级统考成
·“津课联盟”成立29家高校共创“金课”
·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表演(时装表演艺术)
·常州大学2019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
·东南大学2019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2019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内考
  考研
·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
·重庆各大高校研究生扩招最大增幅达50%
·大同大学通过学位核查2019年研究生正式招
·江苏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
·研考前百天做什么?
·北京市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
·上海市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实施
·2019年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在陕考生选择报
·2019年陕西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
·2019年云南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
  新闻图话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院校信息
·内地高等教育展在港举行 逾百所院校参与免
·华侨大学2019年面向澳门地区本科招生简章
·华侨大学2019年面向香港地区本科招生简章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香港免试入学招生简章
·香港中文大学明年在鄂招生14人
·香港大学2019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海南大学明年将有80余个专业面向澳门招生
·北京大学2018年物理金秋营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8年数学金秋营报名通知
  留学
·申请德国大学录取看三方面
·新西兰优势专业有哪些
·2017年出国留学、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
·中国成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专家支招巧治家
·英国八大艺术类专业受欢迎
·英国八大艺术类专业受欢迎
·荷兰奖学金信息可在线查 
·学生办理签证前莫背答案
·赴美留学生首超30万 本科生首超硕士生
·澳大利亚 打工度假签证9日申请


网站介绍 网站导航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加盟合作  诚聘英才
copyright:2005-2022 版权所有未经教育信息网书面同意,本站所有内容、信息不得转载。 向上
北京经典互动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E-mail:modedu@163.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京ICP备0505882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246
北京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