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8日),我省高招文史类和理工类提前批院校和体育类本一批院校将征求志愿,本报提醒考生今日9:00至16:00可到县(市)区高招办填报征求志愿。文史类和理工类本一批于17日录取准备,18日到23日进行录取。
提前批征求志愿计划将于今日上午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福建招考网(http://www.fjzs.com.cn)查询。提前批的征求志愿在15日开始录取。提前批征求志愿后,考生原来本批次所填报的志愿自动失效,已确认被高校正式录取的考生以及分数等条件明显不符合缺额院校要求的考生,可不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不过,考生参加提前批征求志愿,如果被录取,他将失去被之后批次院校录取的机会。
体育类本科一批院校(公办院校)也将于今日9:00至16:00征求志愿,15日进行征求志愿录取,本科二批院校(民办、独立学院)7月17日录取准备,18日至21日录取,20日征求志愿,21日征求志愿录取;师范类专科批院校7月22日录取准备,23日至26日录取,25日征求志愿,26日征求志愿录取;高职(高专)批院校27日录取准备,28日至31日录取,30日征求志愿,31日征求志愿录取。
征求志愿录取采取“分数优先”原则,征集志愿的填报不再分第一志愿和参考志愿,最多可填报3个志愿,志愿不分先后次序。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提前批和本科一批增补志愿的空额偏少;本科二批的增补志愿比例稍微高一些,但也不会太高。有关人士分析说,因为今年本三批投档线比较低,故考生填报增补志愿机会有多大很难确定。
特别提醒考生,在每一批次结束后,要根据省高招办公布的征求志愿时间登录福建招考在线(http://www.fjzs.com.cn)查询剩余院校计划。每一个批次结束后省高招办都会将剩余计划下发到县(市)区高招办,考生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招办询问有关补填志愿。同时,省高招办在每个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前,都将公布本批次第一志愿各分数段生源分布情况和投档预测分数线,以供考生查询。每天出档录取完毕,省高招办也将会在福建招考网公布当日的录取结果,考生可上网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如未被录取要及时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招办填获取征求志愿的院校信息,参加补录取。(本报记者汤淌)
省内本一高校刚“吃饱”
与去年省内院校第一志愿充足的情况相比较,今年省内本一院校只能说刚刚“吃饱”,这与今年的高分形势不无关系,部分考生及家长针对考生分数及去年省内院校热的形势,大都选择了省外重点高校。
据悉,今年福州大学理科第一志愿上线生源就有缺口。福大理科计划招生3011人,理科561分以上第一志愿生源只有2926人;福大文科计划招生539人,文科574分以上第一志愿生源554人。
厦门大学面向我省招生,本科共招1912人(其中文史501人,理工1411人),该校文史类线上第一志愿考生有535人,理工类第一志愿线上考生有1638人,预计可以在第一志愿招满。此外,省内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的第一志愿线上生源都有一定的缺额,预计都将启动参考志愿录取。
名校门槛并不高
今年本一批高校招生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类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仅有2人,而该校计划在我省招生8人;武汉大学文史类第一志愿线上考生仅有5人,而学校招生计划则是14人;复旦大学文史类计划招生24人,574分以上的第一志愿考生只有21人;浙江大学文史类第一志愿线上考生有21人,其中60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4人。
专业有差“东西”有别
今年考生报考志愿依旧存在高校东西部有别、专业有别的现象。
例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高校报考人数明显很多,且生源质量较好。但是,报考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考生数量和质量则有“缩水”,重庆大学的招生计划虽然可以在第一志愿招满,但是有30%的线上第一志愿考生分数在560—570之间;西南政法大学今年计划在闽招生110人,第一志愿报考的线上考生数仅有92人。
另外,除了地域上的区别外,专业之间也有差别,政法类、通信类、外语类、财经类等专业依然火爆,而农林、地矿、石油等院校则鲜有人问津。如,西南大学作为一所以农林为主的院校,今年的第一志愿线上考生只有3人。
警惕“招生诈骗”4种常用骗术
据新华网7月13日电 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以招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的不法分子们也在蠢蠢欲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认清“招生诈骗”常用的4种骗术,让骗子们无处遁形。
据介绍,招生骗子们最常用的手法是大肆吹嘘“有关系门路”“有内部指标”进行“点招”。骗子常假冒高校招生处和省招办工作人员等身份,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等进行招摇撞骗。其实,高校招生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且通过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绝无内部指标,也绝不可能计划外扩招。
伪造录取通知书是“招生诈骗”常用的第二种骗术。不法分子有时会拿出伪造的材料或招生机构内部文件,如空白的录取通知书等假材料以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其实,空白的录取通知书是不允许携带和保存的。院校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是通过邮局寄达考生家,不可能由私人转递。同时,存档材料由有关部门保存核查。
收取高昂中介费是“招生诈骗”常用的第三种骗术。高校招生除按规定收取报名考试费等少量费用外,不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凡声称读大学须缴纳中介费、赞助费等,并且“狮子大开口”要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要提高警惕了,这必定是骗局。
“招生诈骗”还有一种常用的骗术,就是带考生及家长察看招生场所。有的骗子团伙在外地租用招待所或商用写字楼,对考生及家长声称是招生场所。一般情况下,学生或家长交了钱款后,才可能被骗子带入所谓的招生场所。遇此情况,应立即向公安等机关举报。因为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已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由各省级招办与有关院校通过网络完成录取工作。
据介绍,了解国家招生政策是防止招生诈骗最好的方法。按照国家规定,严禁高校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拉拢、组织生源和介入招生录取工作。正规的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的。考分没有上省控批次线的考生是不能被投档的。未经省级招生机构审核而被录取的考生都是非法的,其学籍将不会被国家承认。
对于招生诈骗,考生及其家长不能心存侥幸。因为对于违反国家招生政策的行为,一旦发现,政府有关部门将予以坚决打击。考生如遇到弄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招生部门反映和查询;发现有进行招生诈骗的不法分子,要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