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类文明、展示当代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京ICP备05058824号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家教育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各地信息 > 广东省 > 正文

广东:“50万重奖高考尖子”背后的政府回报

http://www.modedu.cn 发布时间: 2006-6-19 10:39:00  来源: 上海青年报
【字体:  】【打印】【关闭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政府日前出台奖教奖学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横沥中学就读并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将获得50万元重奖。

  以前,我一直有个疑惑:地方政府与“高考尖子”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密切关

  系,以至于每年地方政府不惜巨资,对“高考尖子”极尽褒奖之能事。
如果说高校争夺优质生源,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获得向国家索要教育经费的优先资格,地方政府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动“高考尖子热”,从中能收益到什么?

  从地方政府重奖“奥运冠军”,到“悬赏”50万“激励”“高考尖子”,所具有的共性,是体育与高考都堪称举国资源倾力而为的“国家大事”。

  但凡举国体制,都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举国体制下的巨大投入,必须要得到相应的回报,为了规避风险,资源被集中在少数有望成功的“尖子”身上,进行日复一日的持续投资。而奥运与高考比赛结束后,金灿灿的奖牌和“北大清华”录取通知书,则是一份可量化的回报证明,反映出当初的高投入成功率究竟有多高。奥运冠军和以“高考状元”

  为代表的“高考尖子”群体,就是举国体制下的产物,也是一个地区政府资源投入所得的成绩单。

  因此,在地区政府之间,在参与高考的地区学校之间,也出现了激烈的“区域竞争”。由于目前我国教育投入基本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从重点中学的大兴土木,到地方财政向“优质教育资源”的倾斜,政府层级划拨的“教育投入”如此不菲,上级教育部门也会对所有地区的教育成果进行比较考核,一旦考核排名出现对某个地区不利的“比分”,这个地区的教育主管官员轻则会承受被上级批评乃至问责的风险,重则会被未来的教育投入统筹排挤出局,沦落为“教育落后地区”。

  可见,一个地区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乃至老师的荣辱,其实与学生高考成绩是息息相关的。高考举国体制衍生出大量附带利益———主管教育部门官员所获的上级评价、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升迁,以及未来该地区与学校能够享受到的待遇等级,属于“重点(地区或学校)”扶持还是“非重点”冷落,都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而学生们的高考成绩就是链条的接口。

 共1页  1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