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日)高考结束后,晚上考生就拿到了《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6月10日将要填报志愿,可怎样才能准确估分填好志愿,昨日甘肃省招办以及甘肃省一些资深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考生准确估分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
甘肃省招办建议考生,如果在估分时记不清高考时自己写的答案。必要时,可拿着学校发 的《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按着考场上的解题思路重新做一遍试卷,使自己对主观题的把握更准确。对于文科考生来说,在估分时,不一定完全死抠标准答案,只要抓住得分点、关键词就能得分。
另外,为减少考生估分误差,考生应对考分作两次估测,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计一个下限分数,在较为宽松的情形下估计一个上限分数,然后将两次结果加起来取平均值,结果可能会更客观。
语数外
语文:古文翻译要顾三点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李生有:语文估分主要是对客观试题分数的拿捏,在古文翻译试题中,考生估分时要注意关键词(实虚词)、句式(固定句式)、句子的翻译,对照标准答案估分时,三点都要顾及。古诗词鉴赏,要考虑是否结合原诗做答,即是否以原诗句为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若仅写观点而未引原诗或未结合原诗分析要扣去大部分的分,可能只得1至2分。
数学:应注意5方面的扣分
兰州一中高级教师崔兴旺:考生在估数学分时,应注意5个方面的扣分:1.解题答案正确,若缺少解题步骤,最高可能被扣去三分之一的分;2.出现另一种解法的,解答正确的可得满分,答案错误但思路、方法过程正确仍会酌情给分;3.立体几何题一般分理论表达与计算分别给分,一般是各半;4.概率题中个别数据有误会酌情给分5.开放型或猜想型题目,其猜想正确可得1分至2分。
英语:作文多出20词扣2分
兰州一中高级教师孟素萍:英语估分较难的是书面表达部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再给分。文章篇幅比规定词数少于或多于20词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理综
化学:大题依考查难度估分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杨涵雄:化学每个大题只给一个总分值,而没有提供每小题的具体得分,较难准确估分,考生应在老师帮助下,对每小题分值进行合理分配,不要平均分配。该类题一般是依据难易程度、考查知识能力的重要性来给分。
生物:“踩点给分”初步估算
兰州一中高级教师乔世成:考生在清楚自己的解答后,要力争领悟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扣分依据,再与自己的解答进行对照,得出初步估分。高考评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踩点给分”,即学生的解答接触到给分点的便可给分。
物理:估分应注重解题过程
兰州二中特级教师王国士:物理的选择、实验,按评分细则一般不会有大的偏差。关键是计算题评分采用的是“分步给分”的评分方式,所以就不会是“结果不对,满盘皆输”。更多的情况是,尽管结果不准确,但步骤合理准确,也可拿分,甚至拿大半的分数;而有时即使结果正确了,但由于步骤不全,只能得到部分的分数甚至不得分。所以要把眼光更多集中在解题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得一个结果上。
文综
政治:观点正确才能拿分
兰州一中高级教师王勤治:政治题不是答的内容越多越给分,而是要看是否将观点给出,才能拿分。所以,考生在估摸分析题的分时要把自己答题内容和标准答案做对比,自己的观点和标准答案相同时,就是对的。
地理:意思相近可得分
兰州一中高级教师陶少坚:地理问答题的评分标准虽然以参考答案为根据,却不是惟一的。一个答案点,只要它的意思与参考答案相似或接近,都可以得分。参考答案中没有的要点,但考生回答的合情合理,也可得分。
历史:与关键词沾边就得分
兰州二中高级教师孙秋霞:文综历史估分时,填空题的表述与出处不一致就会扣分。主观题估分应注意答案的要点是否全面。主观题结论的表达很难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考生在估分时应注意在“踩点”估分的同时兼顾到“踩意”的分值,不一定要完全“死抠”标准答案,而是应注意自己所做的是否能与答案中的关键字、词“靠上边”,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接近标准答案,如果靠得较近就适当给分。另外,整洁的卷面也会有加分。
高考·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 四大事项要注意
考生在高考后准确对自己考试情况进行估分,是为了能够合理填报志愿。昨日,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今年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从6月10日开始,填报志愿分两个阶段。省招办提醒考生要慎重填报志愿,须注意四大事项。
据了解,填报志愿第一阶段为6月10日至16日,填报提前批、第一批重点院校、第二批普通本科、第三批独立学院本科志愿,每批次可以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和三个并列第二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四个专业,并列志愿可填报两个专业。第二阶段为6月28日至7月5日,填报专科、高职院校志愿。每个批次可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和五个并列志愿。第一志愿可填报五个专业,并列志愿可填报三个专业。
高考志愿的选择与填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省招办提醒考生注意四大事项。
1.志愿之间要有梯度
要选好每批第一志愿,但不能放弃二、三志愿,因为大学的录取率未全部达到百分之百,还存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录取可能性,加之从政策上规定不得拒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所以考生不能轻易放弃。每批志愿不属同一水平,它们之间要有一个“梯度”,即从高到低。对于那些一志愿录取率多年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的院校,一般不应放在二、三志愿上,即便放在了二、三志愿上,也应尽量避开热门专业。
2.专业报考尽量多样化
专业多样化的实质是如何正确对待冷与热问题。地区、院校、专业之间存在冷与热是客观事实。专业之间冷与热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所院校也是如此。冷与热是不稳定的,是相对的,有的专业报考时不热,分配时却很热,这就是常说的“冷”着进去,“热”着出来。
3.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选择志愿从个人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科目不强的专业要避开,不然影响录取。在选报志愿的时候,不能存侥幸心理,千万不能明知不适宜选报的专业非要报,那样吃亏的只能是考生自己。几年来常有因不适宜选报的专业掌握不好而低就或落选的。
4.事先计划准确填报
填写志愿表是不可忽视的,一旦填写中出现失误,将会前功尽弃。首先,要认真阅读填报志愿的须知和说明;其次,要按事先草拟的志愿方案填写,不要边考虑边填写;第三,填写结果要认真核对,不要只凭脑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