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4日电(宋潇潇)近年来,一些“招生骗子”利用部分学生及家长上学心切、不了解相关政策的心理,打出“内部招生”“计划外招生”的幌子,或“交钱指路”“低分花钱就能上重点、念热门专业”等招牌行骗,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骗取钱财。针对这些骗术,广西招生考试院支招识别“招生陷阱”。
一是识破收费骗局。高校招生不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规定以外的费用,若有人表示花钱就可上大学,或借上大学须缴纳“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名目要钱,其中必定有诈。
二是勿信内部指标。一些骗子往往通过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向考生家长索要钱财。当前广西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招生计划通过录取系统从专用网络上运行,由各个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录取,招生计划不会落在社会上的中介人手中。
今年,对少数高校游离于国家招生体制外、未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而擅自收入学校的各类考生,广西招生考试院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三是识别假冒文件。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均按规定通过邮局寄给考生,被独立学院、民办高等学校录取的考生,除收到盖有高等学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之外,还将收到一份盖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录取专用章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
有些不法分子会拿出“录取函”“预录取通知书”“入学批准书”等材料,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于那些未在《招生计划篇》中公布,却打着所谓的“民办学校”或某大学“分部”“分校”幌子进行招生的宣传信息,要谨慎对待。
四是注意区别高等教育形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当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才知道就读的是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或网络学院。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考生及家长可向有关招生院校直接进行咨询。
五是查看招生场所。今年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所有招生录取工作由学校在校内采取远程异地方式进行。而不法分子组织的所谓“自主招生”,场地往往设在居民楼、招待所或商用写字楼进行。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和家长只要打电话到录取高校咨询或上高校网站核实,真假便知。
六是及时查看录取信息。每年高招期间,有些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将本属正常的投档和录取,说成是自己花钱打通了关系,向考生家长收取钱财。
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可通过上网、拨打声讯台或发送短消息等方式,查询自己的档案去向及录取结果;对自己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考生身份识别卡密码要注意保密,不要将这些信息告诉任何中介组织和个人;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先确认录取结果,再到学校办理入学缴费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