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起招生诈骗案 涉案金额数千万
近日,湖北省召开全省高校招生管理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通报了5起招生诈骗大案,涉案金额共达数千万元。
去年以来,湖北省发现和破获的招生诈骗大案多达5起。一些利欲熏心的“招生中介”和个人,利用家长和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疯狂进行招生诈骗活动,给规范招生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是社会人员假冒中国科技防卫学院名义招生,受骗学生涉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西、天津、内蒙古等省市90多人,诈骗金额高达千万余元。
二是华师大武汉影视工程学院招生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与该院招办原工作人员合谋,发放假录取通知书4000余份,每份按3万至5万元收取“录取费用”,诈骗12个省2300多名考生,金额高达3300余万元(本报曾报道)。
三是广东惠州文理职业技术学校法人代表邹党青与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非法招生案件。2005年,邹党青以该院教育学院名义进行欺骗招生,从湖北、河南、山东、新疆、福建、江西、广西、广东等十几个省区,招收了1800多人。
四是武汉联教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唐进军,盗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名义,举办所谓“武汉大学外语教学国际班”,非法招收学生37名,诈骗金额上百万元。
五是社会人员方孝华伪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录取通知书,非法招收学生346人,此案仍在调查中。
骗子伎俩不高明 内应相助才得逞
招生骗子是如何得手的呢?湖北省公安厅负责人勾画出这些骗子的脸谱:他们或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定向指标,只要交钱即可特招;或混淆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扬言交钱可录取名牌大学;或诈称在省招办、高校有亲朋好友,可以帮助低分高录,帮助录取热门专业,骗取家长和考生信任,肆意敛财;一些中介组织和个人打着某高校招办或几所高校联合招生的牌子,在各地大肆招揽录取分数线下的学生,以牟取暴利。
据公安部门侦查,湖北近年来发生的招生诈骗案,虽然是社会不法分子所为,但背后都与有关高校有一定关系,有的是因为高校疏于管理,有的则是内外勾结,由高校内部的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合谋作案。此外,也因招生诈骗获利比较大,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
据介绍,在体制内招生严格规范公正的同时,一些高校在体制外招生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部分高校在现有招生体制之外违规招生,包括招收所谓“预科生”;少数高校利用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政策空隙违规招生。这些违规行为存在严重隐患,其中的一些空间很容易被利用,加之有的地方和部门监管不力,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钻了这些空子,一些家长和考生求学心切,相信了招生中介的花言巧语,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