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类文明、展示当代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京ICP备05058824号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家教育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各地信息 > 江苏省 > 正文

江苏:高考状元获四万资助 继父争捐款被叔婶打伤

http://www.modedu.cn 发布时间: 2006-8-8 14:14:00  来源: 现代快报
【字体:  】【打印】【关闭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4万元捐款搅乱状元平静的家

  继父与爷爷奶奶冲突升级,19岁的江宁高考状元何去何从

  新闻背景

  王官耀是南京市江宁区的高考状元,生父于10年前去世,母亲也于两年前病逝。8年来,继父王家余一直省吃俭用,靠种地、打零工挣钱养家,照顾王官耀。

  7月17日,快报曾以《状元与继父》为题对其进行过报道。一时间,“穷继父无私育出状元郎”在当地传为佳话,王官耀与他的继父也成为新闻人物。人们在称赞继父王家余无私奉献的同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计捐款近4万元。南京市一家企业也表示,王官耀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将由其承担。

  但近20天来,王家却争吵不休,据说事情缘起于4万元捐款。村子里也传言,“王官耀的爷爷和叔叔要把他继父赶走。”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爷爷称

  发生冲突都是为了钱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官耀家时,王官耀和继父都不在家。

  记者刚一提起“赶走王官耀继父”的事,王官耀的爷爷、奶奶、婶婶立刻矢口否认。王官耀的婶婶情绪非常激动,她说近20天来就听到村里传言,觉得很冤枉,“我们有什么权力赶他走?”她认为,谣言是王家余散布出去的,“他是诽谤!”

  王官耀的婶婶认为王家余是“过河拆桥”,因为当初打电话给报社的是她本人,而不是继父王家余。现在孩子得到了赞助,媒体也上门采访宣传王家余,“好人都给他做了,现在却到处说我们赶他走。”但她也承认,王家余对孩子确实很好,“星期六孩子回来,他都做好菜给他留着。”但她认为,王家余没能力、没文化,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王官耀能考这么好,是家里人的关心和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

  据了解,在社会发动捐款之前,王家余与王官耀的爷爷、叔叔一向相安无事,虽然关系不是很亲密,但却没发生过冲突。一切冲突都是捐款之后发生的。王爷爷认为,继父王家余是对捐款没有给他支配不满。

  采访中,王爷爷突然加重语调大声说,“都是为了钱!”记者问,“王家余作为王官耀的继父,有没有权力支配这个钱?”王爷爷说,“他只会浪费钱。”王爷爷认为,继父对孩子的好,都是“表面上做得漂亮;钱给孩子自己拿着最好。”由于王官耀的大学学费、生活费已经有企业赞助,王爷爷说,这些捐款会用在王官耀毕业后买房子、成家。

  记者镜头

  继父被打得头破血流

  昨天中午12点半左右,王官耀的叔叔回来了;10分钟后,继父王家余也回来了。王家余打开王官耀的房门,王官耀的叔叔从书架里翻出捐款存折。记者看到,三张存折近4万元存款,都是王官耀的名字。王家余说,他知道有捐款,但捐了多少却一点也不知道,存折也没有看到过。

  王家余坐在床头,扭头看着门口,一脸的愁容;王官耀的叔叔隔着桌子站着。王官耀的婶婶拍着桌子责问王家余,两人由争吵升级为谩骂,很快便扭打起来,桌子也被踢翻。王官耀的叔叔冲过来,将王家余按在床上,一拳一拳往头上打去。王官耀的奶奶也过来拉住王家余的胳膊,“你不是要打吗?来,打我吧。”记者等数人苦苦劝拉,才将他们分开。王家余的右眉尖被打破,血流到脖子上。

  王家余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小板凳上,一言不发,任由血流着。

  院子里,邻居们劝着王官耀的婶婶。她朝王家余的房门一遍遍喊着,“你不是说我们要赶你走吗,现在我们就真要赶你走!”

  邻居称

  继父是个老实人

  王家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对王官耀的成长,到底是不是像王官耀的爷爷、婶婶说的“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记者采访了现场围观的邻居。

  提到这位继父,邻居们都说,“老实,继父就是老实。”“从这么小把孩子带大。”邻居用手比划着说,“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吃。”两位邻居则将手在心口划着,指着外面说,“做人要摸着良心。”“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邻居们说,王家余8年前来到王家时,王官耀只有11岁。

  继父称

  我要对妻子有个交代

  坐在小凳子上,王家余发着呆。事情弄到了这种地步,记者问王家余会不会离开这里?他闷闷地说,“叫我走我也走不了——我户口也在这个地方。再一个,他妈临死时抓住我的手,要我无论如何把小孩带大,我要对她有个承诺。”

  邻居们劝王家余回房休息。王家余来到院子,坐在王官耀房间门口的地上,眼神越来越黯淡,头晃来晃去。几分钟后,他突然躺在地上,右手臂不停地抽搐。记者等人拍着他喊了好几遍,都没有反应。记者想找王家余的亲戚来照顾他,但邻居们说,王家余一个亲戚都没有。记者只好将王家余抬到床上。

  状元称

  我将来肯定照顾继父

  对于爷爷和继父的矛盾,王官耀怎么看呢?

  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以前继父和爷爷、叔叔们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但双方只是冷战,没有发生冲突。有了捐款后,继父和爷爷、叔叔都没有提出由他们来支配。现在闹成这样,双方都有错,而自己夹在中间更是焦头烂额:一方是爷爷、叔叔,一方是养育自己多年的继父,并且双方脾气都很倔,“像仇人似的”,他真的非常为难。

  王官耀说,现在“只希望家庭和睦,开诚布公。至少不要再吵架。”但他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对于近4万元的捐款,王官耀说放在哪一方都不好,还是放自己这里吧。对这笔钱,他“没有奢望”,不会为自己改善生活使用,只会存在银行里不动它,“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将来肯定会照顾继父,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日后买了房子,也会接继父过去住。”王官耀向记者表示。

  记者观察

  社会捐款机制需完善

  孩子成了高考状元,本是喜事一桩。有了社会捐款,也应是令全家高兴的事情。无论是继父还是爷爷、叔叔、婶婶,都关心王官耀。眼下闹成这个局面,无论是王家还是捐款人都是始料不及的。

  一位村民说,“没钱还好好的,有钱却闹成这样。”表面看来,似乎是金钱钱惹的祸。但我们在拷问良知的同时,不能不对目前的捐款机制提出疑问:捐款是好事,问题在于怎么捐。

  如今,每当善良的人们从媒体、网络得知有不幸的人需要帮助时,常常会义无反顾地进行捐款——更有甚者,有的捐款人还是下岗工人。他们的动机无疑是美好的。但问题是,捐款行为应该怎么运作,捐款数额应该怎样控制,以及捐款应该用到何处,都需要有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这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捐款应由一个社会专门机构来掌握和运作,捐款的保管、使用,每一笔的开支用到了何处,剩余捐款怎么处理,都由这个中间机构来操作,一切讲的是“公平、透明”。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帮助受捐人,真正对受捐人负责。 快报记者 罗斯文 常毅

 共1页  1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