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考已于2007年12月9日全面展开。今年我省音乐专业报考人数为5856人,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点设在南京师范大学,目前笔试已经全部结束。面试从10日开始,到25日结束。为进一步加强今年音乐专业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优秀音乐人才,省教育考试院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考生着想的原则,着重从考务管理规范化、考试系统信息化、考试环节制度化等方面入手,通过多次调研、论证、总结多年来统考工作经验,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考试环境。
一、加强考务管理规范化管理
1.建立考生专业考试信息平台,增加考生的考试信息确认环节,杜绝误报、漏报、错报等情况的发生,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考试提供保障。
2.规范考场设置。采取考场集中设置、封闭管理、考生候考区域与考试区域分离等措施,为考生创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
3.规范考试秩序。采取由引导员引导考生有组织、有秩序地从候考区域进入考试区域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
4.规范评委培训。对所有评委实行集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规范了各考试科目的评分细则,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做到“真实、客观、公平、公正、合理”地评定每一位考生的成绩,使今年的评分工作更加科学化。
5.规范考试时间。限定了各考试科目的面试时间,确保所有考生面试时间基本相等。
二、进一步加强考试系统信息化管理
1.加强考生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了音乐专业考试管理系统,强化信息处理功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考试的各个环节,确保考试准确、快捷的进行。
2.视唱“无纸化”。今年在视唱科目考试中,考生随机抽取应试题目,并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大大提高了试题的随机组合数量,从技术上保证了考题的随机性和考试的公平性。
3.实施电子监控系统。所有考场内均安装了两个电子监控设备,一个对准考生,一个对准评委。在监控室里根据需要可以调看任何一个考场内的实况以及每个考生的信息。同时,考场内还使用了全程录音系统,监控人员不仅能看到考场里每个人在干什么,还能听到考生的演奏及演唱。所有声像资料将一直保留到考生入学后三个月。
4.考生从候考区域抽签、考试区域的曲目信息录入(或选题)到进入考场直至考试结束,整个过程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严格规范考试管理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继续使用计算机网络化现场评分系统,评委独立打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三、加强考试环节管理
(一)加强评委管理
1、评委的选聘。所有参加面试的评委是在全省各有关高校招生和纪检部门联合推荐的基础上,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选聘,并签署责任状。
2、所有评委均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采取了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评委先进行集中培训,加强政策和纪律教育,然后进行分专业组学习与讨论,各组(视唱、声乐、器乐)通过认真学习、讨论面试评分标准,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评分尺度,确保评分工作客观公正。
3、评委轮换制。评委的遴选均从评委库中随机选聘,每天各考场评委实行不定期交换。
4、面试场所封闭管理,面试期间评委不得外出,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入面试现场,严禁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排除外界干扰,确保评委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评判。考试前,评委和工作人员所有的通讯工具集中存放在考务办公室;考试期间,评委不得与外界联系。晚上考试结束后,通讯工具才允许使用。
(二)加强面试环节管理
为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在考试各环节中实行“四随机” ,即:考试时间随机、考试顺序随机、考场编排随机、考题抽取随机。
1、考试时间随机。所有报考音乐专业的考生,进行信息确认后,由计算机随机编排考生参加面试的日期。
2、考试顺序随机。考生按准考证上规定的考试日期到达考点,在每单元考前半小时,考生凭准考证进入封闭考区的候考室,随机抽取自己的考试顺序号。
3、考场编排随机。考生在随机抽取考试顺序号以后,再次按顺序号由计算机随机安排指定考场。
4、考题抽取随机。考生在考场外的电脑中随机从题库中抽取自己的考试题目。考试前任何人都无法知晓考试题目,另一方面也杜绝了漏题现象的发生。
(三)纪检部门全程介入,加大监督力度
为做好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考工作,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南京师范大学抽调专门的纪检人员进驻面试现场。一方面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加强对每个考场的随机监控,加大对评委及工作人员遵守考试纪律、公正廉洁等方面的督察力度。另一方面,加强考点内外及周边环境的巡查力度,为每一个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有专人负责的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为做好此次统考工作,南京师范大学专门腾出了一幢教学楼作为考试用房,抽调了20多位工作人员进行专项服务,同时为考场添置了相关设备,为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提供了极大方便,受到社会、家长及考生的一致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