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向保送生“取经”
从今日起,陆续推出对沈阳市2007年高考保送生的专访
他们是高三的学生,却早已迈入了名牌高校的大门;同学们还在为了高考玩命苦学的时候,他们却已经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准备了。 他们聪明、勤奋、积极、向上。他们共同的名字是:保送生。
距离高考还有100余天,沈阳市各高中的保送生名单陆续确定。清华、北大等这些学子们梦寐以求的高校,保送生们不用高考就能进入。
这些保送生到底有什么特别?他们有什么学习的“独门秘籍”?他们的父母是否用了什么“非常手段”培养他们?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对沈阳市2007年高考保送生的专访,带着您了解真实的他们。希望这些保送生的经验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小档案】
姓名:李晨
就读: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三班
保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
保送理由: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辽宁省一等奖
经验谈:兴趣+坚持
“目标明确就坚持到底”
去年11月份,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决赛现场,李晨当场被清华大学录取。这对一般的学生来讲可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李晨却表现得很平静,“是很高兴,但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目标明确、坚持,是李晨最大的特点。
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李晨就确定了要参加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这也是许多想要保送名牌大学的同学共同选择的路。“其实,我决定主攻物理是因为自己对物理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而光有升学目的是很难坚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