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参加了2007年的一场特殊高考。 她,先后得到了三所大学向她伸出的橄榄枝。
她,虽不幸却激励着更多人奋勇拼搏。
她就是我市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杨芳,一个文静而坚强的——
现实篇:一鸣惊人 三校录取
“恭喜你的女儿,已经被天津理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服装专业本科班录取了”,5月22日,杨芳的老师给杨父打来电话,这已经是杨家第3次接到这样的电话了。 杨芳对于这样的捷报已经比较平静,倒是家人的兴奋劲一点没减。选择哪所大学成了杨家目前头痛的问题。
初见杨芳,感觉文静而稍显内向,清秀的面庞透出几分灵气。随后的采访,记者选择在网上与她进行。
这位文静的聋哑女孩在4、5月份先后参加了河南中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为残疾人准备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以440分和387分的成绩被中大和北联大特殊教育学院装潢设计专业专科录取。杨芳的班主任老师龚敏告诉记者,北京联合大学是残疾人心目中的北大,竞争非常激烈,有255人参考,只录取51人。“今年所有的四川残疾考生中,只有3人被北联大录取了,杨芳就是其中一个。如今被残疾人视为清华的天津理工大学又向她伸出了橄榄枝,真是为她高兴,她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些光鲜的成绩之下,又有着杨芳怎样刻苦的努力与顽强的韧劲呢?
成长篇:开启心智 破蛹成蝶
1988年,杨芳出生于乐山市夹江县一个普通家庭里。女儿的到来给家人带来了不少欢笑。但没过多久,一次高烧夺去了杨芳的听力,也使杨家陷入到痛苦之中。杨母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为了医治女儿,杨家几乎用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小杨芳并不知道这一切。在她的世界里,只有新鲜和好奇,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她曾在一篇作文里写道: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外地治病,到火车站的时候,我立刻对火车产生了新鲜感,非常高兴。我从车窗里看风景,不时兴奋地回过头,跟妈妈比比划划,还会大叫,我想告诉妈妈这怎样那怎样,可是她脸上却弥漫着愁云,她有时还背着我偷偷地哭……
杨芳4岁时,到当地的一家普通幼儿园上学。在这里,杨芳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小朋友们和自己说话,自己却说不出口,急得大哭起来。”杨父杨母看着女儿非常心痛,仍旧带着女儿四处奔波求医。可是好运却一直没有眷顾他们。最终,杨家不得不接受女儿耳朵重度听障的事实,而为她选择起适合她的学校来。
1995年,杨芳从家乡来到眉山某特殊教育学校,从幼儿园开始上起。在这里,她遇到了很多和她一样的孩子。学校里的启蒙老师像妈妈一样,教杨芳怎样穿衣服、刷牙、穿鞋等等,并教会她学说话与打手语。杨芳逐渐开始明白了自己的不同,明白了这个世界。
像很多残疾孩子一样,杨芳曾经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苦恼彷徨,甚至抱怨老天的不公。这时,她就求助于自己的老师、朋友和父母,他们的安慰给了她很大的慰藉。后来她喜欢上了看书,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她喜欢郭敬明的书。在书中,她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不幸,心宽了很多。
初中时,杨芳得知残疾人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上大学一直是她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杨芳激动不已,很快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像蝴蝶一样完成蜕变,破蛹成蝶,杨芳心中默默告诉自己。其实,从懵懂无知的聋哑女孩,到对人生有所理解有所追求的青年,杨芳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蜕变。
奋斗篇:因梦痴狂 蝶舞花丛
美丽的色彩,精致的线条总是让杨芳很快乐,当一个画家的梦想令她魂牵梦绕。上高中选择专业时,杨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术。但是因为缺少美术的基础知识,杨芳学起来并不轻松。坚韧的杨芳并没气馁,她抓紧所有空余时间练习画画,学习基础知识。有时从早上到晚上,画房里都跳动着她的身影。
杨芳给自己暗下决心,要考上全国最著名大学的特殊教育学院。但她也懂得这样的学校竞争之激烈,自己必须足够优秀才有机会圆梦。于是,杨芳更加努力,文化课、专业课样样优秀。
龚敏说,杨芳是很有志向的学生,也很知道努力,懂得该拼搏什么,放弃什么,这在特殊学生中是很难得的。据龚老师回忆,高考前一个月,杨芳几乎利用起了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午间休息、晚自习后至晚上10点钟熄灯前,都能看到杨芳要么在练习画画,要么记英语单词。衣服上沾满了颜料,她也顾不上洗。遇到画画中不懂的地方,杨芳总是积极地询问老师,然后反复回忆、揣摩。“其实这对聋哑学生很不容易,手语毕竟不能跟语言相比,很多理论方面的东西,用手语很难表达出来,只有靠他们自己感悟。”龚老师对记者说。
回忆起那段日子,杨芳在QQ上写道,人有了目标后就不会感觉到苦和累了,对画画的兴趣和家人的希望都让自己充满了劲头。
4月初,杨芳终于迎来了庄严的高考时刻。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先后参加了中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考试,并先后接到了3所学校的录取通知。
未来篇:人生之花 静静绽放
杨芳告诉记者,她理想中的大学是天津理工大学。当问到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怎样时,这个娟秀的女孩写道: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们交流学习,在优美静谧的校园里的林阴小路上走走,在长椅上静静地坐着看书。
杨芳预料到以后可能遇到更大的困难,比如迷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交流遇到障碍等。对此,杨芳显得很平静,“遇到困难时,冷静地想一想怎么对待它,然后再行动。”杨芳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也许我们是不幸的,但我们同样能让自己的生命星光闪烁。”杨芳想通过记者把这句话告诉给所有处在不幸中的人们。
目前,杨父杨母希望她能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将来为残疾孩子和特殊学校做出贡献。“将来我要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老师和社会。”杨芳在QQ上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