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省考试院:07年新高考方案实现预期目标 |
|
|
山东省今年高考科目首次实行“3+X+1”,基本能力测试“1”是山东的创新之举,其导向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日前表示,今年山东的“3+X+1”命题考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考生:如果死学课本就惨了
6月9日上午11时,基本能力测试结束。记者在济南一中考点发现,今天是提前交卷考生最多的一天。
“几乎中学所学的科目内容都有所涉及,题目不仅涵盖面广,而且挺有趣味性。”济南一中考点考生李畅介绍,基本能力测试考题中居然有贝多芬《欢乐颂》的乐谱,要求考生回答乐谱出处,读懂乐谱中的节拍、强弱等。还有一道美术方面的题目则是给出中国古典、欧式传统以及现代风格的三把椅子,分别要求考生将椅子与三幅不同国籍和画派的画作一一对应。“这不仅是考查知识面,还提醒考生平时应该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果死学课本就惨了。”
济南外国语学校考生赵伟强告诉记者:“考前对这一科目心中没底,但我考得非常轻松,至少80%的考题是有把握答对的。说实话,好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例如有一道题目涉及如何处理外伤,我踢足球曾经被铲伤过小腿,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对其他几科,考生反映也不错。济南七中考点考生刘晨曦告诉记者,语文题型基础知识部分比较简单,文言文也不是很难。还有三道语言运用题,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考题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可以自由发挥的题目多了,“我提前10分钟就答完了。”
今年英语高考大纲规定,考生须掌握3500个英语词汇,与去年2000个相比相差很多。本次英语考试,考纲中新词汇在试题中出现不少,部分英语成绩中下等的考生感觉生词多,答题无把握。
老师:引导向素质教育迈步
“基本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基础性、整合性、导向性、开放性、时代性五大指导思想,整套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淄博市教学研究室研究员杨成表示。
据杨成分析,基本能力测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从试卷中看不出学科分值分配的依据,充分体现了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比例的命题原则。
命题突出基础性,没有人为增加学科知识难度,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上没大做文章,注重考查面的宽和广,注重在特定情景下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不死记硬背。考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实际动手、艺术鉴赏、体育锻炼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较好地避免了将这些技能性强的课程用笔试形式考查所带来的对课程内涵的歪曲。
杨成同时指出,由于客观条件导致了城乡考生差异,可能城市考生在该科测试中略占优势。试卷很具灵活性,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让学生围绕学生追星现象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发挥。他认为,试题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多元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动手实践,从而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在实处。
对山东高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作文题,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吉林絮认为,题目富有诗意,是比较明确的话题作文,学生不易跑题,范围十分开阔。从题目还可以看出,命题者有目的地引导文体多样化与文体鲜明特征,这有利于今后作文的指导与训练。
山东师大附中英语高级教师郑恩典说,2007年英语试题去掉了传统试题短文改错,增加了既能考查学生对所给短文阅读理解又能根据问题内容进行书面表达的试题,即阅读表达题,这是我省英语试题最突出的变化,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
省考试院:实现了预期目标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表示,今年是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也是山东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后的第一年高考。与往年不同,今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以及基本能力测试科目的试题也需要山东自行命制。从目前的社会反映来看,今年试题的题量和难度把握比较得当,较好地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质量比去年有了较大的提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原)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0日第5版
|
共1页 1 |
|
 |
 |
|
 |
|
|
|
 |
 |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
 |
 |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