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类文明、展示当代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京ICP备05058824号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国家教育信息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正文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通知
www.modedu.cn 2009-12-16 17:14:00 来自: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字号:  ]
各市(行署)招委会、教育局,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教育局,省内各高等学校:

  《黑龙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业经省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加强对《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我省新高考《方案》最显著的变化是:要坚持综合改革、功能互补、积极稳妥、科学有效的方针;要统筹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考试改革与录取改革;要探索构建普通高中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多样录取的选拔机制。新《方案》的实施,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关乎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招考部门、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方案》精神,把握《方案》的本质和根本变化,针对《方案》的新特点,构建组织实施工作的领导保障体系,从思想、组织、操作、技术等方面保障新《方案》的落实。各市(行署)、县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和普通高中,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评价改革,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明确任务,科学操作,强化保障,做到结果可信可用。各级招考部门要认真做好新高考的各项组织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公正公平;要建立综合评价与高校招生录取的有效衔接机制,确保综合评价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录取院校。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多元的录取选拔制度,切实发挥综合评价在录取中的参考功能。

  二、做好《方案》的宣传工作。各市(行署)、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草拟宣传方案,制定宣传计划,明确不同时段宣传内容,利用宣传手册,形成全覆盖、立体化的宣传格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高考的知情、认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地要把我省的高考方案、宣传手册等印发给所有考生和家长(包括往届生)。各普通高中要通过家长会、班会向家长、学生讲解说明,往届生由所在复读学校负责,不在学校复读的往届生由招考部门负责。使参加2010年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对新高考的指导思想、命题方式、试卷结构、答题方法、录取程序等重点问题了然于胸,确保新高考顺利进行。

  三、做好选修课程开设管理和选考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普通高中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关于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调整意见》要求,开全选修I内容一的所有选修模块,学生选学,高考选考,充分体现学生的选择权。要做好以选考训练为重点的模拟考试工作。省招考办将于2010年2月份组织一次全省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考部门、各普通高中要认真按照省招考办要求,做好适应性训练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使广大考生(包括往届生)、教师熟悉新高考的试卷结构、选考题作答规则。各普通高中要按照省里适应性考试的模式,单独或联合进行2—3次模拟考试,重点进行选考题的作答训练,为参加正式考试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所有学生的选考题作答不出现任何问题。省招考办要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的征订工作,组织好全省范围内适应性训练考试的抽样、汇总及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新高考万无一失。

  四、做好综合评价的管理工作。学生综合评价信息(包括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与新高考招生录取实施若干链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要指导普通高中学校按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写实、汇总工作,组织好学业水平考试,确保结果可信可用。省招考办要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管理暂行规定,制发综合评价样表,搞好对普通高中管理者和填报员的培训,确保填报内容准确无误。要指导各地考试评价办公室、各普通高中开展好综合评价信息的整理、记录和上传,将学生综合评价信息及时提供给招生信息管理部门。各普通高中要按省招考办提供的综合评价样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填写,做好公示,由学生、家长共同签字确认后,通过省普通高中评价网传给省普通高中考试评价办公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评价办公室要严格程序,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综合评价信息的真实、准确、公正、公平。

  五、做好综合评价结果与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衔接工作。招考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按新《方案》的要求,统筹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多样录取的选拔机制,做好综合评价与招生录取五个方面的衔接。一是普通高中应届学生的综合评价信息纳入考生档案,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二是各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三是实行自主招生的重点高校,可自行规定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四是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试点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可自行规定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五是普通高中应届学生报考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录取院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包括考查科目成绩)要达到10个C级及以上。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不到10个C级及以上的考生,二批次以上高校不予录取。报考本科第三批次、高职(专科)院校及体育、艺术院校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不做统一要求。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黑龙江省教育厅

                        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附件:黑龙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共1页  1 
 相关信息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补充通知
 ·认真复查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考生报考条件及办法
 ·关于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学专业统一考试的通知
 ·关于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舞蹈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的通知
 ·关于201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的通知
 ·宁夏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条件中有关户口和学籍的补充规定(试行)
 ·内蒙古关于加强2010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和监督工作的紧急通知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0年上半年普通高校招生英语听力等三项考试网上报名工作的通知
艺术教育成员会 国际艺术学院联盟 伦敦艺术大学
  教育新闻
·加码AI的2019:百度AI寻人携手权威机构帮
·2019“AI+公益”最前沿:小度智能音箱又刷
·花粉年会最大惊喜,华为阅读多重大礼回馈
·第4届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暨视
·为孩子教育筹划,“不计成本”并非最佳选
·IEA协会携手多家院校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
·与时俱进,做好近视防控——中国视光学发
·虎课网首届深圳线下活动“嗨设计“圆满结
·IET合作期刊High Voltage出版三年即被SCI
  高考
·"千校万岗"2019大学毕业生成长计划发布 为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
·2019年河北省高考音乐类专业统考1月6日起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省级
·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美术类省级统考成
·“津课联盟”成立29家高校共创“金课”
·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表演(时装表演艺术)
·常州大学2019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招生简
·东南大学2019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常州大学2019年艺术类(表演)专业校内考
  考研
·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
·重庆各大高校研究生扩招最大增幅达50%
·大同大学通过学位核查2019年研究生正式招
·江苏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
·研考前百天做什么?
·北京市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
·上海市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实施
·2019年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在陕考生选择报
·2019年陕西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
·2019年云南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
  新闻图话
高额学费=背着孩子上学 研究生求职 救血癌妹妹
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 大学生翻拍"建国大业"
  院校信息
·内地高等教育展在港举行 逾百所院校参与免
·华侨大学2019年面向澳门地区本科招生简章
·华侨大学2019年面向香港地区本科招生简章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香港免试入学招生简章
·香港中文大学明年在鄂招生14人
·香港大学2019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海南大学明年将有80余个专业面向澳门招生
·北京大学2018年物理金秋营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8年数学金秋营报名通知
  留学
·申请德国大学录取看三方面
·新西兰优势专业有哪些
·2017年出国留学、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
·中国成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专家支招巧治家
·英国八大艺术类专业受欢迎
·英国八大艺术类专业受欢迎
·荷兰奖学金信息可在线查 
·学生办理签证前莫背答案
·赴美留学生首超30万 本科生首超硕士生
·澳大利亚 打工度假签证9日申请


网站介绍 网站导航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服务声明  加盟合作  诚聘英才
copyright:2005-2022 版权所有未经教育信息网书面同意,本站所有内容、信息不得转载。 向上
北京经典互动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E-mail:modedu@163.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京ICP备0505882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246
北京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