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六师范院校有望重新免学费
本报讯(记者王佳琳)昨天,在第二届海淀教育节专设的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演讲时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希望借此吸引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培养储备资源。
但据透露,准备接受免费生政策的学生要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协议将对这些国家培养对象的未来就业进行约束,尽可能保证这些学生未来能留在教育岗位上。
据了解,这将是国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高考改革趋势
“大学入学考试将推行多元评价”
本报讯(记者王佳琳)未来的高考将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状况,研究型大学将在学生录取中增加面试,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评价,即实行多元评价录取。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演讲时透露了高考改革的趋势。
分类考试多元录取是方向
谈松华表示,国家目前正在研究有关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思路,总的方向是要改变一张试卷考试选拔不同类型院校学生的做法,而实行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方式,也就是区别不同类型学校,采用不同类型的考试选拔办法,以分解高考的结构性竞争。
研究型大学将增加面试
他说,从未来趋势上看:高职高专的录取将由省里决定,不单独为录取进行文化课考试,而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决定录取,即便是考试也是以考查与专业相关的技能为主。
研究型大学除高考外还要增加面试,面试将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这种类型大学更多自主权,允许按学科或学院自主考试和招生。但同时谈松华也强调,自主招生的前提是要建立依法治考治招的管理制度,使招生公开透明,并向社会公示;同时要健全高校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将原本攥在学校招办手中的权力分解到招生委员会众多成员手中,且招生委员会需要定期流动,而不能长期“垄断”招生工作。
一般性本科院校,仍然采用现有的高考形式,但录取标准要向多元化过渡,如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服务和其他特长等。
“如果实现上述评价标准的转变就需要高中建立两个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谈松华说,总体上看,未来的高考将有利于对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制度上的保证。(来源:新京报)
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西南师范大学(重庆,现该校已与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成了西南大学)
[新闻连读]
师范生“免费大餐”2003年终止
师范生由免费接受高等教育转变到开始实施半价缴费,直至从2003年起实行全额缴费,结束了几十年免费读师范的日子,毕业可获“就业自由”。此政策近日一出台,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我省两所师范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关人士认为,政策调整不会对学校师范生招生带来影响。
2003年,广东高校师范生将实行全额缴费上学,高校师范生失去“免费大餐”后,会不会对学校的招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不会对贫困生就读师范类学校带来困难?自主择业后,贫困山区教师资源缺乏问题如何解决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天走访了我省两所师范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教师已是抢手的“香饽饽”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院长柳柏濂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师范生全额收费这一政策是与时俱进的积极收费政策,它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选择性,全额收费后将促进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界限的逐渐模糊,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逐步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和教师岗位界限。
至于全额缴费会不会直接影响学校生源,柳院长认为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已得到全面提高,这仅从每年的就业率就可清晰看到,他们学院师范生四年来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是社会上抢手的“香饽饽”,教师的职业将会吸引越来越多考生,而且就业时师范生也可以和其它专业的学生站在同一竞争平台,自由选择职业,因此,他认为此政策不会对学校生源造成影响。
酝酿鼓励毕业生往山区任教政策
以前免费或半价收费时,有部分师范生是属于定向培养的,必须回指定地方任教,而现在实行全额收费后,贫困山区教师资源问题又怎么解决呢?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回复,他们正在酝酿相关政策,鼓励师范毕业生前往山区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