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教育频道正在直播的2007年高校招生系列访谈节目。各高校招生计划及招生简章已于近日陆续出台,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中国农业大学高招办的李海滨老师,为广大考生及家长解答高招方面的问题。李老师您好,欢迎来到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
主持人:首先请您给网友介绍一下学校的概况。
李海滨: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进入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2005年9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庆祝百年华诞。
学校是一所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
学校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作为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19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1个部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3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先后有7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
学校现有1490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403人、副教授64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全国高校排名第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6人。
学校拥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人。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今年的招生计划情况。
李海滨:我校今年在全国31个省市共招生3050人,其中文史类210人,招生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
主持人:学校专业级差是怎样设置的?
李海滨:我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实考成绩作为主要依据,采取分数级差处理,具体规定如下:1-2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2-3专业志愿级差为5分,第3专业志愿以后级差为0分。
主持人: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哪些国家重点学科?
李海滨:我校拥有1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即: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果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数全国高校居第八位。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等7个一级学科先后排名全国第一。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体系。
李海滨: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校根据“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研究型”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呈现五大特点: 1)国家理科基地十年取得显著成效。 理科基地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简称。我校现设有生物学和化学两个理科基地,学制4年,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自1996年基地建立以来,学校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了一流的培养条件,使学生基础厚、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我校拥有生物科学和化学2个北京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理科基地班60%左右毕业生通过推荐免试或参加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理科试验班为优秀学生因材施教。 我校从2003年起试办生命科学试验班,2004年起试办信息科学试验班,主要教学特色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研究型、学分制”的原则,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淡化专业,加强基础;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上课,部分课程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优秀学生可提前一年毕业或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可达70%,在推荐出国深造或联合培养等方面也将优先考虑。该班实行滚动制。
3)对外联合培养拓展学习空间。 2004年3月以来我校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普度大学、马里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在学分互认的前提下,签定了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协议(2+2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的本科生,在我校完成2年的学习后,进入对方学校习2年,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成绩符合要求的,可同时申请我校和国外大学的学士学位。截至2006年底,已有31名学生就读于上述学校,并有7名学生顺利从康奈尔大学毕业。此外,我校还与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签定了联合培养五年制专业硕士学位协议(2+3项目)。该项目的学生,在我校完成2年的学习后,进入对方学校习3年,完成后将被授予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同时获得伊利诺依大学专业硕士学位。
4)双学位 、辅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校允许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申请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授予双学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发给辅修证书。此外,我校是“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成员之一,学校承认学生在16所高校选修课程所取得的学分。
5)推荐免试研究生创造更多深造机会。 我校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免初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2006年共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57人,推荐比例达16%。除本校外,有196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接收,其中接收人数较多的有:中国科学院系统47人,北京大学21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人、北京师范大学7人、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均为6人。
主持人:今年,请问增加的专业招收多少人?
李海滨:我校今年新增的专业为环境科学,按照环境科学类招生。环境科学类包括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6个专业,今年计划招生150人。
主持人:请问学校录取规则是怎样的,是否招收二志愿的考生,有没有什么条件,分数上有没有一个大概的参考线?
李海滨:我校为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提档比例为当地招生计划数的100-120%,在此范围内,由我校根据高考成绩、专业志愿、考生的综合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单科考试成绩等情况自主录取。在第一志愿已经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我校承诺招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每省(市、区)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每大类录取不超过2人,按专业招生的,每专业录取不超过1人,第二志愿录取人数不超过当地招生计划的3%。我校录取的二志愿高分考生,其投档成绩应高于我校在当地录取的第一志愿投档最高分,在考生实考成绩上减去院校级差30分后按专业级差安排专业。
主持人:农大有几个校区?大一新生不会在郊区吧,住宿情况好么?
李海滨:我校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西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新生一年级都在东校区学习和生活,二年级以后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调整到西校区学习与生活。学校近两年新建学生公寓面积近15万平方米,占学生公寓总面积的2/3。学校住宿标准一般为本科生6人/间。学校根据宿舍资源情况统一安排学生住宿,住宿费一般为650~1200元/年。新建的学生公寓内部设施齐全,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桌椅、橱柜等,每间宿舍都配有电话线接口和网络端口等,设有独立或公共洗漱间、卫生间。将于2007年6月底竣工投入使用的2号学生公寓有45800m2,届时学生住宿条件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主持人:请问学校今年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情况?
李海滨:我校2007年在北京市计划招生326人,全部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其中理工类266人,文史类60人;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理工类55人,文史类30人。招生专业33个,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除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为五年以外,其余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北京市近三年录取情况: 2006年――理科录取最低分570,超过一批本科分数线42分,平均分601,最高分665;文科录取最低分538,平均分551,最高分597。 2005年――理科录取最低分505,超过一批本科分数线35分,平均分543,最高分637;文科录取最低分486,平均分504,最高分542。 2004年――理科录取最低分531,超过一批本科分数线40分,平均分561,最高分628;文科录取最低分475,平均分504,最高分545。
|